张劲松

相册名称:好文共赏

阅读 8774 评论 6

张劲松

2021-08-16 09:27

做产品设计的朋友值得看看,反正我是收藏了。

张小龙:用户是人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自动播放 play 微信张小龙: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有两亿以上,有你吗? 向前 向后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楷体) -->   欢迎关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订阅号:techsina   文/张小龙   来源:砺石商业评论(ID:libusiness)   我们首先要了解人是什么?人的习性是什么?因为产品的需求从用户中产生,所以我们想花比较长的篇幅来讲,关于人的事情。   微信上所有的设计都是面向用户的。   关于用户,大家有很多自己的认识,比如用户是小白鼠,用户是数据,或者作用的对象等。最后,我们把用户变成了很多其他东西。那用户到底是什么?我们回答最本质的问题:用户是人!   我们首先了解人是什么?人的习性是什么?因为产品的需求从用户中产生,所以我们想花比较长的篇幅来讲,关于人的事情。   那产品经理是什么?产品经理是站在上帝身边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上帝是创造这个世界的人,而产品经理是创造一个虚拟世界的人,所以他也是一个创造者。从这个角度来说,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很刺激,因为他可以像上帝一样去创造事物。但问题是,上帝知道怎么创造,而我们不知道上帝怎么创造,上帝说要有光,然后就有了光,但怎么有光的,我们也不知道。相对来说产品经理要好一点,但难度也很大,可能大家做产品经理很久以后,也没有去思考过,到底应该怎样去创造?产品到底怎样才能像一个社会一样自己运作起来?   所以我们一直提倡,做产品要去了解用户,了解用户的想法,了解用户作为一个人,人性里的需求是什么。第二,要了解群体的心理,“群体心理”后面我们会反复提到,这是做互联网产品最需要知道的一件事情。没有人跟我们说过,怎么去对待群体,群体更多时候被当成一些数据。但怎么把所有用户当成一个群体来看待,我们会在这里重点分析。   按照我的定义,产品经理应该像上帝一样建立一个系统,并制定规则,让群体在系统中自我演化。能自我演化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我将列几个“人”的重要特性。   人是环境的反应器。可能这点大家都有所感觉,但不一定深入思考过并用到自己的产品里面去。比如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并不一定全是凭主观意愿坐在这里的,而是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我们坐在这里,我们只是很多“输入”的“输出”而已。如果没有这个环境的“输入”,今天的很多行为可能就会换一种方式了。   我做了一个实验。之前我发现,我在计算机前写微博,想不到要写什么好时,更多是看别人的微博来评论一下或者转发一下而已。这是“我在计算机前”这个“环境”下的反应。然后有一天我想,如果我不在计算机前,“环境”会怎么刺激我呢?当我走在路上的时候,会有很多想法,我把它们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微博发出。我发现,我在路上记录的想法,和我在计算机前发的微博是完全不同的。在计算机前更多时候是评论和转发,而在路上,受到很多现实的刺激,想法很活跃也很跳跃,跟现实很贴近。我们知道,我们想的任何东西都是受外界刺激的,有时觉得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比如在微博上,你关注的人就是你的“世界”了,关注了十个人,总是看到这十个人的刷屏,你会以为你的世界就是由这十个人组成的。这都是可能存在的现象。   从这点来看,朋友圈的拍照和Qzone的相册有什么区别呢?朋友圈的拍照,很多是现实中的,而Qzone的相册,很多是从计算机上传的照片,一个是在使用这个应用的时候,当下产生的动作,而另一个是从计算机拷贝的动作,虽然都是发布一张照片,但从本质上二者是完全不同的。因为环境是不同的。对于产品来说,从中受到一个很大的启发是,要营造一个“环境”,然后由这个环境来决定用户来做什么样的反应,用户会被你营造的“环境”牵引。这是决定用户应该做什么的重要因素。   人是懒惰的。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人都很懒。懒惰也催生了很多发明。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产品里怎么把这个观点应用上去呢?   比如我们都会遇到在走路或者双手不方便的时候要给一个人发微信,输入半天还找不出来的情况,这时就想,为什么不能让我用语音说一个名字,就马上可以找到这个人,而不需要通过按键盘来查找呢?相信每个人都会有这个需要,然后把这个需要变成一个功能:语音查找联系人。这样的创新,是可以经常在产品里体验出来的。   时尚是驱动力。可能大家觉得时尚的东西离自己比较远,因为我们是一个互联网公司而不是一个时尚公司。这里特别想提“时尚”这个词,因为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微信这个产品,时尚感很重要。而且可能是每一个产品经理都应该去想一想的:时尚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强的驱动力。我们不能像过往没有互联网的时代那样,以为做一个很好的工具,用户就会用了。我们发现用户花钱买的很多商品,其实都没有实用价值,而我们为什么要提供一个非常实用的产品来给用户用?我们认为推动微信普及的并非全是它的功能,虽然它的功能也很强,而是一种偏向时尚的元素——今天如果不用微信,你就落伍了。这是一种很强大的力量。   所以,我们做互联网产品不能太“工具化”,“工具化”看起来很实在,但它不能引起用户的连锁反应。特别是互联网本身就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场所。   人是没有耐心的。我们的产品会给我们很多启示:用户其实就是我们自己。比如用户没有耐心看产品说明书,我们自己也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不会去看任何说明书,买一件商品回来后,说明书马上会被扔到一边去。所以,如果不能让用户一分钟就爱上你的产品,以后可能就不会再来用了。我们也不要尝试去引导用户,去教育用户,没有人愿意去接受你的引导和教育。   一定是他一拿过来就喜欢上才是最直接的。   如果我们的产品没有做好,就拉一些用户来用,以为腾讯的用户基数大,总能把一些用户拉过来,那用户可能没有耐心再来第二次了。其实这是更大的损失。   人是不爱学习的。我们在座的每个人可能都不爱学习,要不就不会整天看微博,而是写博客去了。上微博不用动脑筋,不用思考,看起来很热闹,所以最终博客衰落下去了。很牛的技术,比如RSS慢慢地也不见了。   我们经常讲一个“马桶阅读”理论。如果我们给用户的内容是在马桶上的时间看不完的话,就是太多了。这是用户很自然的习性。   之前跟某产品的负责人聊天,说他们的产品口号是“发现新的知识,发现更多的世界”,其实不太对。因为人没有学习知识的爱好,都是被动学习的。假定用户很喜欢学习很喜欢知识,这个出发点可能就错了。   群体是“乌合之众”。所有有群体的地方,群体就是“乌合之众”。这个理论来自一本书——《乌合之众》。如果我们聚集在一起去做一件事情,那我们就是乌合之众。群体智商必然是不如个体智商的,因为大家都喜欢趋同,向别人看齐。   对于互联网的产品,用户是群体,而不是个体。这里最大的启示是,以前我们把互联网用户当成个体去对待,而现在我们把他们当成整体来对待。《失控》里也有群体理论的例子,作者讲述一群在飞行的蜜蜂,虽然有几千只,但是每个个体都知道该一起往什么地方飞,看起来像一个整体一样,但是这个整体的“大脑”在哪里?什么决定它们的飞行方向?这个整体到底是什么?从行为上来说,这几千只蜜蜂表现出来像一个独立的有灵魂的个体一样,这是为什么?对于一群人来说,他们变成一个整体以后,可能会做出一些个体想象不到的很疯狂的事情,一旦个体组成一个整体,可能这个整体有一些个体的现象,这是我们没法通过个体的分析推导出来的——把一千个个体变成整体以后会发生什么。   我们不能通过这些方法来推导出新的“个体”。我们也没法通过单个用户的调研去推导出一千个用户形成一个整体后产生的行为。这是很可怕的事情。也就是说,我们面对的用户,是我们无法搞清楚的整体。   重视“草根”用户群。“草根”是现在非常流行的一个词,这个词语非常精妙。我们有这样的思考:大部分的人还停留在生存压力下,每个人又渴望有自我价值和存在感的体现。所以这是一个比较矛盾的心理,也是很普遍的一种心态。特别是在我们现在的用户群中,80%的用户都可以用“草根”来形容。我们经常会思考,假如一个“草根”来用你的产品,他会怎么用?这代表了大部分用户的状态。做互联网产品时,我们常会犯的错误是,以为你的用户就是你周围那几个朋友和同事。其实,我们的用户或许离我们很远,会在我们看不到的角落里面。   从日常体验中发现本质。我们都希望去发现一些东西的本质,但是如果没有这些意识,在生活中很难找到这些案例。比如我们很好奇,为什么三星的Note会这么受欢迎?这么大的一个手机,一只手抓不过来,又不方便放在口袋里。后来我们发现女士在使用Note的时候,就算指甲很长,敲字也很方便,这看起来是很实用的设计,而iPhone却使人剪指甲的频率提高不少,因为长指甲不利于在小键盘中使用。所以,我们总结Note流行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它代表了时尚,因为它跟iPhone不一样。跟iPhone 不一样就是时尚,因为iPhone满大街都是了,一定要用一点更时尚的东西。二是,从实用性来说,如果只时尚不实用也是不行的,而它很好地解决了输入舒适性的问题。   再举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开关。有一次,在使用一个新买的小音响时,开始找不到它的开关,以为这个产品出了什么问题。后来花了很多力气找到了,发现这个设计做得很巧妙:原来它是两个触控点,点一下变大,反向变小。多用几次后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体验,这跟我们平时使用旋转开关或者拨键开关是不一样的,每次使用这样的开关时,会让用户觉得在跟这个产品通过触碰和触摸做交流,这也跟我们把一个开关从零变成一的状态是很不一样的。情感上的需求,也是产品中除技术以外很重要的一点。伟大的产品应该满足人的情感需求,而不仅是提供一些功利上的好处。   这一张广告图我们特别喜欢,因为一看到它,我们就非常感动,特别适合电子邮件这样的应用场景,我们想象到背景的信纸跟前面真实的人交互起来,表达了一种情感上的理解。假如我们做邮箱这样的一种应用,只是给用户提供绝对准确无误地把邮件发送出去的功能,它的意义绝对少于你在邮件里面获得一种情感上的认同和满足。 M"amp;CSaatchi公司为澳大利亚邮局设计的。   让不上微博的用户来用你的产品。刚才说了那么多关于人的话题,其实都在强调一点,真正的用户,并不是我们周围的人。比如说,让不上微博的人来用你的产品是非常难的事情。我们知道很多人都是不上微博的。最近有一个体会,微信的朋友圈到底能不能起来?最近对这个感觉越来越强,因为身边开始有不上微博的朋友在朋友圈发图了,这是非常好的势头,也是非常难迈过的一关。一旦这一关迈过了,就不用担心产品没有人会用了。因为微博代表了一个门槛,上微博的人其实代表了互联网里有主动体验产品的愿望的群体,而不上微博的人可以认为他们是更懒惰,更没有好奇心去尝试新事物的一个群体。当这些人都愿意来用的话,反而会变成我们用户的主体。   人性化就是以己推人。前面这些理论,其实都不是通过心理学的学习得来的,更多的还是以己推人。我们自己也很懒,也不喜欢学习,不喜欢看内容超过半个小时的文字,喜欢上微博……通过自己,或许你就理解了人最普遍的心理。所以,在产品里面,我们往往是靠自己的感觉来做决定的。   需求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产品的终极目标是满足人们的贪嗔痴。贪嗔痴是佛教里说的三毒:贪,就是贪婪;嗔,比如说羡慕嫉妒恨;痴,比如说非常非常喜欢微信,这也是一种痴迷。所以,一旦对一样事物过分喜恶,就会迷失了。我们每天都在分析人的心理偏好、缺陷或者弱点,我们需要了解人性的多面性,而不一定只是弘扬人性伟大美好的一面。这和道德感没有关系,是两个层面的事情,所以也不要在产品设计中掺和个人的道德观进去。因此,我们在新版本出来的时候,建议用户“少发微信”,是我们了解用户后从另一方面对用户的关心。   最后引用乔布斯的一句话“产品是技术和艺术的结合”。   腾讯是一家技术很伟大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在艺术上的积累是非常薄弱的。相信在将来的产品里,我们会对艺术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

张劲松

2020-12-10 09:00


                            

普通人应该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普通人应该如何实现财务自由? 认真的天马 一提财务自由,可能大家想要问的都是:财务自由需要多少钱啊?这个问题真正要问的呢,其实是:是不是有个500万,1000万,然后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这就是财务自由了? 其实并不是这样啊。你看那个沃尔玛超市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成为世界首富之后,依旧是每天4点半起床,玩命干活呢。躺着,不是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正确的定义应该是:你不用为了钱,去做那些对你人生没意义的事情。比方说有人给你一个月1万块,让你在办公室坐着什么都不干,这种工作不要也罢。因为做这种事,纯属浪费时间,对人生并没有什么太大意义。普通人实现财务自由基本就一条路径,总结了6个字:先工作,再投资。 我们先说说工作,无法否认,绝大多数普通人赚到的第一桶金,都是通过工作赚来的。只要你不是富二代,工作对你就无比重要。那要如何在工作中赚到更多的钱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工作的本质。 我们所处的是商业社会。在商业社会中要创造价值,就是把产品做出来,然后卖给客户。所以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就是抓两头,一头是产品,另一头是客户。你想在这个社会中有独特价值,赚到更多的钱。要么,你能制作出一个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要么你有本事把产品卖给客户。 好,我们先说说第一条路:创造产品。举两个例子。我一个前同事,我俩一起入司的。上班那会,我们下班了都出去玩玩啊,聚会啊,什么的。他就天天在家敲代码。后来才知道,他自己开发了一套智能客服系统。由于他开发的那玩意太牛逼了,后来就辞职出来创业了,现在已经是智能客服市场的NO1了。现在融了3轮资,妥妥的资本市场独角兽,眼看要上市了。这种就是把握了产品端。 我还认识一个新东方出来的英语老师,他的考研英语课程我体验过,就算是英语文盲学了3三个月,考研都能过线。他把每个题型都总结出了非常实用的打法。比方说大作文,他就让我先我先练字,练那种特别乖的幼圆体,那种字体写出来之后,一看就是个爱干净的小女生写的。因为他总结了,评卷老师会给爱干净的小女生打高分,哪怕内容很一般都不要紧,因为评卷老师会觉得,女生嘛,都不容易,万一没考上,会哭的很惨。他这种也是把握了产品端。 大到一套客服系统,小到一节英语课,你能做出别人做不出来的并且客户喜欢的产品,这就是独特价值了,在社会上就永远有竞争力。当然,做产品,是很难的。没关系,我们还有另外一头可以抓——客户关系。 大家要知道一个基础概念:获取信息是有门槛的。比如,在我老家,一个一百八十线小山城,山清水秀,啥也没有。有个我认识的小伙子,学历是初中毕业。他发现虽然老家那什么都没有,但是有一样东西不是不错的——本地蜂蜜,质量很不错,因为空气好嘛。于是他开始恶补蜂蜜相关的知识,聊起蜂蜜,他能滔滔不绝和你说半个小时。 然后他开始卖蜂蜜,在旅游区门口支个摊,外地游客免费试吃,加微信,在微信上给游客做蜂蜜知识科普。因为他讲的很耐心,蜂蜜质量确实也很好,所以很多外地的游客都成了他的铁粉,还帮他宣传。去年我和他聊天时,他说,他现在一年的收入已经是三十多万了。 十八线城市,一年三十多万收入,他周围的人都是一年三、五万的收入。这就是客户关系的力量。由于获取信息是有门槛的,所以谁都不可能成为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专家。因此,大家在选产品的时候,就需要靠谱的人来提建议。如果你又靠谱,又专业,还有办法让别人认识你,那你就拥有了这条客户关系,也就拥有了不可替代性。 这条路,是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走的路。只要你平时的工作是在接触人,就可以这么干。接触到一个人,就以诚相待,以专业示人。慢慢的,你会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不可替代。 总结一下,要么你掌握了产品端,要么你掌握了客户端,哪怕这个时候你没有很多钱,其实你已经很自由了。因为你每天忙的事,都是对你有意义的事。而且,你一直在做这种在社会中很有竞争力的事,不赚钱是不可能的。哪怕你最终没有去创业,一直在公司中工作,也会成为公司中必不可少的人,老板会给你很高的薪水。因为怕你跑了。40岁之前,最重要的就是搞明白,你这辈子到底想做什么。孔子说“四十不惑”,也就是这个意思。 说完了工作,我们再说说投资。投资中的这个“资”字,指的是资产。我们平时说一个人很有钱,并不是指他家里有很多现金,而是说他拥有很多很多资产。我们面前有几种资产,包括:股票,房子,债券,现金,还有黄金、石油这些大宗商品,还有车子、手机、包包这些消费品。 投资,其实就是把你的钱,给股票分一点,给房子分一点,给车子、包包分一点等等。不同的资产,有不同的增值能力。美国著名学者杰里米西格尔,在他的著作《股市长线法宝》里,统计了美国各类资产200余年的回报。在美国,股市的长期回报在年化10%左右。债券的收益在5%左右。黄金在3%左右。而直接持有美元,没有收益。在中国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中国股市,也是能够提供年化10%的收益率的。债券在4-5%左右。而房子呢,在房主不炒的大背景下,一二线城市的房子大概也能获得至少5%-8%的收益,持有现金的收益也是0。 而奢侈品、消费品,从你买到手那一刻,就开始贬值了。比如你买一车,买的时候20万,第二年也就值15万了,第三年就是10来万块钱。所以一毕业就买车,绝对是自残行为。 我们常规的概念中,钱就是指现金,对吧。但是,现金是所有资产品类中,极其差劲的一种。福布斯排行榜上,那些大富豪的钱,很少是拿着现金的。95%以上钱都是以投资的形式存在的,而且是可以快速增值的资产为主。比方说,股神巴菲特的钱,95%都是他公司的股票。但是,我们的工资一般都是给你发现金,对吧。你把现金买成啥,就决定了你啥时候能财务自由。 如果你把你的现金都花了,比如买成车车、包包、香水、衣服,这种持续贬值的产品,那无论你赚多少钱,都是没办法财务自由的。举个栗子,美国有个大哥叫爱德华兹,他在2001年的时候中了2700万美元的大奖。同志们,20年前啊,2700万啊,美元啊,花十辈子也花不完啊了。但是人家买完豪宅之后,又买了上百辆豪车,在他家门口停了几排。搞得他家邻居说,隔壁是不是搬来一家4S店啊。后面他又买私人飞机,还买了好几匹赛马,还有各种奇葩的嗜好,具体细节就不说了啊,怕被关键字了。不到5年,就把所有钱都花光了,还欠倒欠别人一百多万美元。最后,50多岁,身无分文,在乡下孤独的死去。这就是一个一夜暴富但是不懂投资的人的结局。 可见,光有钱是没用,还得懂得投资,懂得资产配置才行。不然有多少钱都会被你花光的。那我们应该如何配置资产呢?美国著名基金经理彼得林奇,在《彼得林奇教你理财》这本书中提过一个比较简单的配置策略。年轻人最应该配置的第一项资产,就是你的第一套住房。在你的钱还不够买第一套房子的时候,可以先学习定投指数基金,慢慢攒资产。所谓指数基金呢,你就可以把它理解为:基金公司把股市中最大最好的那些公司的股票,打个包卖给你。随着你买的基金持续的增值,你攒钱的速度会越来越快。等钱够了,先买第一套住房。之后赚的钱,则可以继续定投指数基金,持续让你的资产增值。 有同学可能会问:增值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答案是:永远没有尽头。你见过哪个有钱人,有了500万、1000万之后就说,我不需要我的钱增值了哈,就这些就行了。凡是真正掌握了投资知识的人,是不会画条线告诉自己:这就是财务自由,不用再往前走了。掌握了财富的密码之后,你只会越来越富,雪球只会越滚越大。 当然,指数基金定投,还是有些细节需要掌握的,上来直接无脑买入肯定是不行的。具体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总的来说,哪怕你现在手头的钱并不是很多,但正确的投资之后,依旧让你过的比之前更好。也可以让你的下一代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开始他的人生,这也是学会投资另一个意义。 这篇文章想聊的,就差不多这些了。客观的说,这个社会中绝大多数的人,是实现不了财务自由的。不过,能把这么无聊的一篇长文看完,说明你很有耐心,对自己的未来也非常负责。我们生在这世上,就是为了能够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能够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样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 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张劲松

2020-10-27 16:19

好文,收了。

亚马逊贝索斯:哪有不遗憾的人生,只有更恰当的选择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作者/笔记侠   来源:笔记侠(ID:Notesman)   20多年前,互联网风头初见端倪,有人选择固守陈规,同样也有人选择激流勇进。   1995年,贝索斯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截止到2018年,贝索斯2018年福布斯富豪榜排名第一,个人资产高达1120亿美元。遥遥领先于马云。   那么,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一起一探究竟。   “我发现了一个决策框架,能够让决定变得非常容易。我称它为‘遗憾最小化框架’,大概也只有书呆子这么称呼了。   我会想象自己到了80岁的年纪,然后回顾人生,我会想要尽可能地减少过往的遗憾。我知道,当我80岁的时候,我不会后悔曾经尝试过这件事。”   亚马逊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贝索斯如是说。   “最小遗憾化框架”是贝索斯离职创立Amazon背后的思考办法,在这样的思考方式下,他带领亚马逊走到今日,做出今日令人艳羡的成绩。   简言之,就是:   我们做任何决定,最终都有可能会后悔会遗憾,但是面对多个选择时,我们应该选让自己后悔或者遗憾最少的那个。   01   “最小遗憾化框架”   其实,贝索斯在创立Amazon 之前,一直在华尔街打拼,收入颇丰,成绩傲人。   1994年,贝索斯发现互联网的使用量以每年2300%的速度增长,这个数据令他萌生了辞职创业的想法。   有一天他对老板说:“老板,我想做件疯狂的事情,我打算开家公司,在网上卖书。”之前贝索斯和他泛泛聊到过这个想法。“走,陪我散散步去。”老板对他说。   于是,他俩在纽约中央公园逛了两个小时,最后老板对他说:“你这个打算听起来是很靠谱,但这个事情更适合那些眼前没有一份好工作的人去做。”这让贝索斯苦思良久。   为了能做好这种重大的决定,他努力寻找正确的思考框架。他也和妻子讨论过这个念头,妻子对此非常支持:“不论你做什么,我都百分百支持你。”   最后,他找到了一个能助大家轻松做出人生的重大决定的框架,他将其称作“遗憾最小化框架”,并坦言道这是影响他一生的理论。   1995年,亚马逊创立,那一年贝索斯30岁。   4年后,这间书店的总市值超过300亿美元。从而,杰夫-贝索斯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互联网书店——亚马逊网络购物中心缔造者。   贝索斯说:“我把自己想象成80岁的模样,并思考:现在回望我的一生,我要把遗憾事件的数量降到最低。”   “我知道在我80岁时,我不会因这次尝试而后悔,我不会后悔参与到互联网这个我认定是了不起的事情中来。   我知道,哪怕我失败了,我也不会遗憾,而我可能会因为没有尝试而最终后悔不已。”   “如果你能想象自己年满八旬,并思考‘老了的我会怎么想呢?’这个问题,你就可以因此而摆脱每日琐碎的困惑的干扰。   你要知道,当时我从那家华尔街公司离职创业时恰逢年中,这样连年终分红都没我的份了。”   “就是这类短期的事情会干扰你的判断,只要你把眼光放得更长远些,你就可以做好生命中的重大决定,而不至于日后后悔了。”   20多年前,贝索斯萌生了创办亚马逊的想法。创建涵盖几百万种书籍的网上书店的想法令其兴奋异常,因为这个东西在物理世界里根本无法存在。   16年后,他说他为那个决定感到骄傲。   02   如何使“遗憾最小化”?   01 逆向工作法   贝索斯后来还将这种逻辑应用到他的个人生活中,每当他不得不做出重大决策时,他常常会以这种方式来思考问题。   这就是“逆向工作法”,最关键的就是找到你一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最初目的,然后根据这个目的去工作。   贝索斯认为,亚马逊网站设计的总体哲学是对客户友好,应该将注意力放在顾客身上,而不是网站上。   他的目标不仅是让浏览书籍变得更容易,而且要让这成为一种愉快的体验。   在这种哲学之下,亚马逊发明了“一键下单”功能以方便顾客购买;还有“书内阅读”、“书内搜索”功能,获得了广大顾客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和追捧。   正是这种为顾客着想的态度赢得了顾客的好感,亚马逊的书评区更像一个社交平台。   人们在这里畅所欲言,也正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建立起来的顾客群体和良好口碑,亚马逊的图书销量不断提升。   不要等到技术成熟了再去打造产品,而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适时推出新产品,并在推行新产品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技术,如此才能让产品得到用户的喜欢,也使企业在竞争中先人一步。   这也是贝索斯“逆向工作法”的智慧。   ① 把资源 all in 在不变的事物上   贝索斯说:“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未来十年,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未来十年,什么是不变的?’”   “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把所有资源 all in 在不变的事物上,这是多么令人激动人心的原则。”   那么,贝索斯所谓的那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呢?   瞬息万变的零售业当中,非常非常普通的三件事情:   第一,无限选择;   第二,最低价格;   第三,快速配送。   贝索斯说,即便再过十年也不会有客户跳出来说:“哎,贝索斯,I love you,I love 亚马逊,但是我就希望你那价格再贵一点,我希望你的配送慢一点。”   贝索斯认为,世界上有两种公司:   一种是尽可能地说服客户支付一个高的利润;另一种是拼命把价格降到最低,把利润都让给消费者的公司。   “我觉得这两种公司都能非常成功,不过我们坚定地选择做后边这一种。”   他是怎么做的?布斯德·斯通在《一网打尽》这样描述道:   亚马逊 AWS (云)业务在长期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主动降价51次。贝索斯说他不想重复“史蒂夫·乔布斯的错误”——将 iPhone 定价过高,从而使智能手机成为吸引大规模竞争的众矢之的。   ② 客户至上   以上普通的三件事情背后的核心是什么?客户体验。   全世界最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这就是亚马逊的文化。   我们几乎每一个公司都会说这句话,但只有贝索斯把这句话上升到了比宗教信仰还要严格的地步,并且真正执行。   2005年,一名亚马逊中层员工提出以收 99 美元年费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两天内配送服务 Prime。   以当时的物流水平看,从华尔街到公司高管都觉得这一定是疯了。贝索斯力排众议将这个项目坚持下来。   当时,最反对的人是他的 CFO(首席财务官)。   这个 CFO 非常有战斗力,是贝索斯的战友,但在这个项目上,那个 CFO 说,免费送货不是什么创举,只是让我们未来的资产负债表再一次出问题。有一次开会,他甚至让提供这个建议的人降职。   目前,Prime全球会员数已经过亿,按照每人每年 99 美元的会费计算,这笔收入将近100亿美元,但迄今为止这个项目还是亏损的,亚马逊在 Prime 权益上的投入远超过这个数字。   但回头看,99 美元年费刺激了会员充分利用 Prime 价值的心理,下了更多的订单,大量顾客因为这个服务成为亚马逊的拥趸。   这被认为是亚马逊历史上最划算的买卖之一。   贝索斯是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执行“客户至上”原则的呢?   一般而言,有两种创新的驱动方式:技能导向型和逆向工作法。   技能导向型的代表是苹果,乔布斯说:“我就是有能力,我就是能耐大,我就是有美学,我做出来的东西大家愿意买。”   但贝索斯说:   我没有乔布斯这个能力,并不是因为我有了什么能力,让消费者一定来买,而我一定要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消费者需要什么东西,反过来说,我做出消费者需要的东西。   也就是说,它锻炼了一个什么能力呢?   一定要从消费的需求出发,来touch(触摸)到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这也是“逆向工作法”。   02 选择塑造人生   在2010年的一次演讲中,贝索斯这样讲到:   在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的夏天总是在德州祖父母的农场中度过。我帮忙修理风车,为牛接种疫苗,也做其它家务。每天下午,我们都会看肥皂剧,尤其是《我们的岁月》。   我的祖父母参加了一个房车俱乐部,那是一群驾驶Airstream拖挂型房车的人们,他们结伴遍游美国和加拿大。   每隔几个夏天,我也会加入他们。我们把房车挂在祖父的小汽车后面,然后加入300余名Airstream探险者们组成的浩荡队伍。   我爱我的祖父母,我崇敬他们,也真心期盼这些旅程。那是一次我大概十岁时的旅行,我照例坐在后座的长椅上,祖父开着车,祖母坐在他旁边,吸着烟。我讨厌烟味。   在那样的年纪,我会找任何借口做些估测或者小算术。我会计算油耗还有杂货花销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我听过一个有关吸烟的广告。我记不得细节了,但是广告大意是说,每吸一口香烟会减少几分钟的寿命,大概是两分钟。   无论如何,我决定为祖母做个算术。我估测了祖母每天要吸几支香烟,每支香烟要吸几口等等,然后心满意足地得出了一个合理的数字。   接着,我捅了捅坐在前面的祖母的头,又拍了拍她的肩膀,然后骄傲地宣称,‘每天吸两分钟的烟,你就少活九年!’   我清晰地记得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而那是我意料之外的。我本期待着小聪明和算术技巧能赢得掌声,但那并没有发生。   相反,我的祖母哭泣起来。我的祖父之前一直在默默开车,把车停在了路边,走下车来,打开了我的车门,等着我跟他下车。   我惹麻烦了吗?   我的祖父是一个智慧而安静的人。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严厉的话,难道这会是第一次?还是他会让我回到车上跟祖母道歉?   我以前从未遇到过这种状况,因而也无从知晓会有什么后果发生。   我们在房车旁停下来。祖父注视着我,沉默片刻,然后轻轻地、平静地说:   ‘杰夫,有一天你会明白,善良比聪明更难。’   选择比天赋更重要。   今天我想对你们说的是,天赋和选择不同:   聪明是一种天赋,而善良是一种选择;天赋得来很容易——毕竟它们与生俱来,而选择则颇为不易。   如果一不小心,你可能被天赋所诱惑,这可能会损害到你做出的选择。   选择塑造人生。正是因为贝索斯选择了创业这条路,才为自己塑造了一个伟大的人生故事。   03   如何实现遗憾最小化?   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讲,可以将“遗憾最小化框架”称为“做长期打算”。   相比于 “10/10/10 法则”(心理学家西蒙建立了自己的一套心理学法则,意思是要在任何领域成为大师,一般需要大约10年的艰苦努力)更多关注日常短期与长期的决策,贝索斯的“遗憾最小化框架”适用于任何人在个人和职业生活中重大改变。   01 终局者思维   如果你开始一个任务,但你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你可能会想试着改变一下,那么你可以从任务的最后开始入手!   这个方法的开始需要你的想象力和日历。坐在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你的任务完成了。现在,睁开你的眼睛,在任务截止的前一天写下“任务完成”。   然后,仔细看看你的任务,并且分析每部分:有多少来源、步骤,为每个步骤做标注。   接下来,决定每个部分花多少时间来完成。计算天数或小时,并写下来,然后从任务完成的日期开始倒数,并且标记出每个部分的最后期限。   这种方法的关键是用新的方法来审视你的时间规划。   如果你从“已经完成”的观点来看你的项目,你可以更清晰地看到坚持自己设定的时间表的必要性。   这种方法需要一些时间去练习和适应,但你会发现它有助于你克服焦虑,从零开始努力。   如果你以“已经完成的计划”开始,进行逆向计算,可能更容易通过障碍和最后期限。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讲过:   “人这一辈子到底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知道。另外,这件事最核心的点到底是什么?否则,就会出现各种欺骗性行为,最后忘了核心点。”   贝索斯的“最小遗憾话框架”不也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吗?他始终以客户为出发点,为客户创造利益。   02 坚信并用结果证明选择是对的   当你做好第一个选择后,人生的第二个选择也痛苦地出现了:   一个是努力证明当时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另外一个是放弃,换一条路再试试。   贝索斯每年一封股东信,反复强调和说服资本市场亚马逊正在接受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不从交易上直接赚钱,而是从持续服务用户上赚钱的新商业模式),很好地管理了股东的事业和投资预期。   在亚马逊这二十多年的股东信里,每封信后面都有1997年亚马逊第一封股东信的副本,里面有句话:   如果非要让我们在公司财务报表的美观和自由现金流之间选择的话,我们认为公司最核心的关注点应该是自由现金流。   贝索斯用这种方式向股东反复强调,自己要做的事情一直都没有改变。   贝索斯确实够狠,用连续20年不盈利的自我亏损来构筑企业护城河。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亚马逊市值跌了80%,这么糟糕局面下的贝索斯还乐呵呵地告诉股东说,股价虽然跌没了,但是你们放心,我们的业务超级健康。   每个人都会面临很多选择,重要的是,你要像贝索斯那样,努力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   这个努力的过程,伴随着无数的质疑,同时也是你个人不断蜕变的过程。很多人做了选择,但并没有做好蜕变的准备。   人一旦做出想要选择,从事想干的工作,就要立马动手努力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怕困难,敢想敢做,未来就没有你做不到的事情。   03 做一个“疯狂的人”,不给自己设限   理智的人让自己去适应这个世界,而疯狂的人会坚持让世界去适应自己。—— 萧伯纳   我们多数人都高估了眼前能够做的事情,却往往低估了坚持1年、5年甚至20年能够做的事情。   贝索斯的疯狂,在于他反反复复向世界宣称一定要真心实意为顾客着想,要具有长远的眼光,还要不断创新,同时具备上述这三大条件的公司简直凤毛麟角,更何况他坚持了二十年,并将持续坚持下去。   一个人、一个组织发展的最大障碍,不是外部环境,而是每个人在头脑里设定的种种极限。   正如大哲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言:任何一项伟大事业背后,必须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   生活上,工作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人,有些只是过眼云烟,可有些总会令我们心驰神往,以至于自己也想成为那样优秀的人,拥有他们光鲜亮丽的外表,拥有他们无形散发的内在气场。   但是,我们总会想:还是算了吧,这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而且结果也极有可能不尽人意。或者是,我天生就不是这块儿料。再或者是,我要忙了,我没有时间等等。   以上这些想法,都是为自己不愿意行动找的借口,也是不折不扣地为自己设限。   人一旦为自己设限,认为自己做不到某件事情,那真的就没有任何做到的可能了。   在设定目标时:取乎上者得其中,取乎中者得其下。   抛弃那些“我不行”“我不会”“我做不来”的精神细菌,去更广阔的人生里摸爬滚打吧!   附贝索斯精彩语录:   成功没有神奇妙方,关键是要抢在别人前面。   只要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培养新技能,那么你就能做你应该做的事。   如果你只涉猎你能力所及的领域,那么你的技能就会过时。   失败是发明与创造的必备成分。如果想要发明、想到创造,失败是不可或缺的、不可避免的。   参考资料:   1、澳洲创富平台,《善良比聪明更难》;   2、36氪,《遗憾最小化框架:杰夫·贝索斯离职创立Amazon背后的思考办法》;   3、吴论东西,《世界首富贝索斯的变与不变》;   4、笔记侠,《贝索斯:把所有资源 all in 在不变的事物上》;   5、芦苇科技Luweitech,《选择困难的三点思考》。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张劲松

2019-11-15 07:56

人性的伟大!

4个女中学生,从一行报纸中,挖出了一个震撼世界的故事……

4个女中学生,从一行报纸中,挖出了一个震撼世界的故事…… 艺非凡ins生活前天 文| 艺非凡 出处| 艺非凡(ID:efifan) 救了2500多个孩子, 她将这个秘密藏了54年。 “我本来能救更多人” 1999年,美国堪萨斯州一所乡村学校的4名中学生,在搜集资料参加学校的历史主题活动时,有了一个意外发现: 在一份报纸《其他辛德勒》的简短报道中,提到了一个名字:艾琳娜·森德勒,介绍只有简短的一句话“在二战时,她从犹太封锁区救出2500多名儿童。” 四个学生面面相觑:“这不太可能吧?是不是将250错印成2500?辛德勒才救了1100个犹太人,如果她救了2500多个,我们怎么从没听说过她的名字?” 4名学生赶紧向老师求助,不曾想老师也怀疑这是印刷错误,不过一向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Conard老师,并没有急于否认孩子们的发现。 他鼓励孩子们主动去探寻事情的真相。 有了老师的肯定,4个孩子立马上网搜索艾琳娜·森德勒,不过令人失望的是:关于她,网上只有两个词条,且全部来自同一网站:犹太正义基金会。 几个孩子马不停蹄地发邮件向基金会询问,最终确认2500这一数字无误,但却再没有任何其他关于艾琳娜的信息。 接下来几个月,4个中学生利用放学、周末、假期的时间,不断往返于档案馆、图书馆查找各种二战资料。 她们甚至一一查看了二战纪念碑的所有名单,希望找到艾琳娜最后的安息地,最终依旧一无所获。 或许是孩子们苦苦追索的坚持,打动了上天。在她们走投无路的时候,犹太正义基金会传来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 艾琳娜还活着!她现在住在波兰华沙,已经90岁高龄。 而伴随老人被发现, 随之显露出来的,还有一段震撼世界,久久不为世人所知的伟大历史。 1910年艾琳娜·森德勒(Irena Sendler)出生于波兰华沙,父亲作为小镇上唯一的医生,在她7岁那年因为救治伤寒病人感染去世,父亲生前曾告诉她:如果看到有人溺水,即使不会游水,你也应该努力去救他。 正是这句简单的话语,和父亲舍己救人的精神,影响了艾琳娜的一生。 长大后她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护士。 1939年9月德国进攻波兰华沙,占1/3城市人口的45万犹太人,被隔离在仅有纽约中央公园那么大的地方。 而艾琳娜因为护士的身份,拥有进入犹太人隔离区的通行证,于是她开始利用职务掩护,不断为犹太人提供紧缺的衣服、食物和药品。 然而,3年后情况突然变得急剧糟糕,每天有数以千计的犹太人被送往死亡集中营,形势严峻,艾琳娜再也坐不住了。 她立即和同伴建立了一个帮助犹太儿童逃跑的“网络”,并利用社会工作者的身份进入犹太区。 连续18个月,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来回集中营数次掩护孩子们离开。 然而很多犹太父母不敢让他们把孩子带走。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什么保障能让孩子活下来呢? 她只能如实回答:没有。 因为连她自己都不知道今天能不能活着离开隔离区。 就这样在冒着生命危险,却毫无保障的情况下,她将2500多名犹太儿童藏在担架下、手提箱、尸体袋里,甚至把某些孩子装成生了传染病的样子,通过救护车鬼使神差地带出隔离区,送往天主教会。 60年后,艾琳娜依然因为当年的经历做噩梦,她回忆说: 有的父母让他们把孩子带走,有的则让他们过几天再来,然而当他们再回去的时候,很多人全家已经被送往死亡集中营。 即便是侥幸被救出的儿童,也依然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因为当时的华沙城里人人自危,到处是冷酷无情的告密者,盖世太保每天四处搜寻从隔离区逃跑的犹太人。 盖世太保是德国的国家秘密警察 为了保住这些千辛万苦救出来的孩子,艾琳娜和她的同伴几天几夜赶制了3000份伪造证件,包括有牧师签名的天主教出生证和高级官员签名的身份证。 然而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她让孩子们把新名字在心里默念百遍,甚至千遍,教他们简单的祷告词,以免盖世太保检查的时候出纰漏。 每个走在街上的孩子随时可能被盘问,如果不会祷告词会被立即处死。 犹太人不信天主教,因而也不会祷告词,这也是纳粹判断孩子是否是犹太儿童的一种方法,艾琳娜教孩子祷告词,是为了保护孩子。 当时的华沙, 藏匿犹太人是死罪,连家人都会被牵涉处死,甚至比印刷“反动报纸”、运送武器企图颠覆德国的罪名更重。 就是在这样高压严酷的环境下, 1943年艾琳娜被发现逮捕,盖世太保对她施以酷刑, 生生打断了她的双腿、脚骨,却没从她的嘴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极度愤怒的纳粹决定处死她, 幸亏波兰地下组织花重金买通行刑士兵,才把她救出来。 然而,被救出的艾琳娜并未就此罢手, 她继续隐姓埋名营救犹太人,还将救过的孩子情况详细记录, 放在广口瓶中埋于邻居家的苹果树底下,以便战后能让他们跟父母重聚。 1945年纳粹撤离波兰, 艾琳娜取出名单, 将孩子送还给尚幸存的父母,遗憾的是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已被杀害或失踪,只有寥寥几个孩子找到了父母。 自那之后, 54年间她过着像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从未对人讲起救过2500多个孩子的英雄事迹。 直至1999年,在4个中学生的苦苦追寻下,才将艾琳娜的尘封往事带回全世界。 而这4个姑娘最终也凭借挖掘出艾琳娜的这段故事,获得那一届历史主题竞赛全国冠军。 她们被邀请在堪萨斯州做巡回演讲,最后干脆把艾琳娜奶奶的英勇事迹,编排成一台话剧《藏在广口瓶的生命》,在堪萨斯州巡回演出,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纽约、美国、北美…… 女孩们在做话剧演出的同时,还准备了一个大瓶子,把演出收入全都放进去,准备以后用来资助艾琳娜奶奶;同时她们开始卖棒棒糖筹钱,准备攒够路费去波兰看望艾琳娜奶奶。 然而还没等她们攒够路费,事情便出现了转机。一名叫约翰·舒扎特的富商在听了她们的故事后深受感动,当即决定资助她们去波兰。当时年迈的老人住在华沙一家养老院中, 坐在轮椅上,行动十分不便, 但见到孩子们后却异常激动, 久久地抱着孩子们不愿撒手。 这次跨越时空的伟大会面,也被ABC、BBC等世界知名媒体广泛报道,艾琳娜老人的尘封故事,开始传遍全世界。 迟暮的英雄也收到了各种姗姗来迟的荣誉,波兰总统和夫人亲自到养老院去看艾琳娜。 2003年,教皇保罗二世亲自写信给艾琳娜,赞扬她在战争期间的卓绝努力。 2003年10月,她被授予波兰最高荣誉白鹰奖,她的形象还被印在了2009年波兰的纪念银币上。 2006年7月30日,96岁高龄的艾琳娜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的纪念仪式上接受荣誉勋章,出席仪式的许多人都是当年她营救的犹太儿童。 Elzbieta Ficowska是被艾琳娜营救的一个婴儿,她说:“艾琳娜女士不仅救了我们,也救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同年10月,96岁的艾琳娜,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 2008年5月12日,时年98岁的艾琳娜·森德勒在波兰安静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当年被她救下的那些孩子,不约而同带着他们的伴侣、孩子,从世界各地赶来艾琳娜的墓前,向他们共同的“妈妈”告别。 临终前她的一段话曾让无数人为之动容:“我从未将自己看成英雄,那些被救出来的犹太孩子,已经证明了我在世上的价值,但这并不是值得赞扬的理由。 相反,我总是受到良心的谴责,我做得并不够,也许我可以救更多的人,这一遗憾将伴随我终生。” 你能想象, 4个中学生, 一则简短的报道,就这样“改变”了世界历史? 我想这其中的很多细节, 都值得我们回味反思: 如果当年她们的Conard老师, 没有鼓励她们去探寻真相,只是敷衍地回应:别管闲事,那就是个印刷错误。 或许这段英雄故事将永远尘封。 而随之改变的,又何止是这段伟大的历史? 当年发现艾琳娜·森德勒的4个女孩,如今都直接或间接从事教育工作,人生轨迹至此改变。 她们的Conard老师,在艾琳娜逝世十周年的时候,波兰为其颁发荣誉证书, 感谢他和他的学生,为波兰、为世界,发掘出一位伟大的英雄。 话剧《藏在广口瓶中的生命》,从最初只能在小剧场演出,到如今20年过去,被全球各大剧场邀请,参演者依旧是堪萨斯州乡村学校的孩子。 2009年4月,根据艾琳娜·森德勒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勇敢的护士》上映。 讲述艾琳娜伟大事迹的书籍《瓶中的生命》,也在全球出版,长期位居畅销榜榜首。 今年,华纳出品,女神盖尔加朵饰演的历史传记影片《艾琳娜·森德勒》将开拍,相信用不了多久,英雄艾琳娜·森德勒的故事将被全世界知晓,影响数以亿计的人。 英雄也许会被岁月蒙尘,但历史从不会忘记英雄。 作者简介:本文转载自艺非凡(ID:efifan),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阅读2.0万 在看312 精选留言 作者已设置关注后才可以留言 56 置顶绿浮白芍 愿世界上多一些再多一些管"闲事儿"的人!让善良的光穿透历史的尘雾,照耀美好的人心! 4 作者 点“在看”愿我们永远美好着 38 Xsz 感动的眼泪都出来了。 34 姜生 感动! 16 小米 明天课堂,我要讲给学生听 15 路人甲 很多英雄总是默默无闻的平凡着 11 霓妮皮 可以理解她的心情,人总是越善良越觉得自己力量的微薄,想去做更多的善事 8 ? 幽灵妖精 愿世界永远存在光明!

张劲松

2019-11-14 12:55

德国的制造业已经成了品质的代名词,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这篇文章的分析挺到位的。

德国制造:通胀恐惧八十年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奥特快   编辑/楚团长/戴老板   来源:饭统戴老板(ID:worldofboss)   前些年在中文互联网上,关于外国有很多误读甚至谣言,有网友曾煞有介事地对这些谣言进行过总结:“日本少年夏令营,美国霸气小护照;全民医疗索马里,印度恒河有疗效;喜迎民主伊拉克,德国良心下水道。”在这些误传里面,德国下水道油纸包的故事最是有板有眼。   在2010年7月,一篇关于青岛下水道的帖子一本正经地写道:青岛城建人员在整修德式下水道时发现有零件损坏,找不到合适的只好求助德方,对方回复说在零件周围三米内肯定有备件,结果工程人员果然在附近挖到一个小箱子,找到了油纸包着的零件,拆开看全都锃光瓦亮……   实际上,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随着近百年的城区改造与扩张,如今青岛德国占领时期的排水系统已不到1/1000。“油纸包”更是无稽之谈——下水道一般是混凝土管、陶土管或者玻璃夹沙管,只有特殊要求的地段才采用金属管,但并不存在“锃光瓦亮”的金属零件。   但这则谣言从侧面说明德国制造的口碑多么深入人心,“油纸包”的谣言可以被终结,但中国人对“德国品质”的印象却一直在增强。   从早年风靡全国的桑塔纳,到近年来豪车代表奔驰宝马;从电气领域的博世与西门子,到化工领域的拜耳和巴斯夫,甚至这两年数码爱好者经常挂在嘴边的蔡司和Leica,都是德国制造的杰出代表。纪录片《美国工厂》里那种制造业衰落的焦虑,在德国几乎闻所未闻。   在全世界发达经济体一片制造业衰落的哀嚎中,德国无论从产业发展还是就业人数占比来看,都是个异类,比如美国制造业GDP占比约为12%,德国高达22%;美国制造业就业占比10%,德国高达20%。德国制造为什么能在东亚国家冲击下屹立不倒,这个问题充满了迷思。   异类的德国,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文将用三个德国制造业的故事,对这个问题进行系统性的回答。   01.  战争机器:硝烟背后的制造帝国   1934年,在干掉了一切能干掉的对手之后,希特勒正式加冕“元首”,战争机器的轰鸣日渐作响,但要让德国战车真的发动起来,还差关键性的一步。   当时,德国原油供给非常匮乏,85%的成品油依靠进口。因此只要敌对国家切断对德国的成品油供给,德国战车将很快熄火。不过德国国内有充足的煤炭供应,所以纳粹政府试图用煤炭制成合成油的方式,来替代原油。这项任务很艰巨,不出意外地落在了I.G.法本肩上。   I.G.法本由阿克发、巴斯夫与拜耳三家化工巨头合并而成,这三家均非等闲之辈。阿克发(Agfa)是全球成像技术的先驱,曾经跟柯达和富士齐名;巴斯夫开创了印染时代,也是1885年首批入华的西方企业之一;拜耳开发的阿司匹林,更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   1925年,I.G.法本一成立,就跃升为世界最大的化工集团,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为了攻克“煤变油”,法本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甚至想办法跟美国标准石油公司在新泽西建立了一个研发中心,结果可以共享。而正是在这里,法本掌握了对发动战争至为重要的氢化技术。 奥斯维辛集中营附近的法本厂房,1944年   屠杀犹太人的毒气也是法本提供的   而众所周知,“闪电战”是希特勒的法宝,其核心是大量可以快速部署的机动部队。这种机动部队在技术上的前提是大量减震化合物,从而减小载具震动并让发动机运转更流畅,乙烷基液(ethyl fluid)就是这种减震化合物的代表。而生产该化合物的技术基础,同样来自法本。   二战期间,IG法本的研发支出占比高居世界第一,这家疯狂的化工巨兽几乎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全球化工业的发展。从1931年到1945年的15年里,IG法本申请的国际专利数达889个,占全球化工公司专利的17%,位居第二的美国杜邦公司有321项专利,只有法本的1/3。   到1943年,法本垄断了100%的德国合成橡胶、甲醇和润滑油生产,以及98%的染料、95%的毒气和镍、90%的塑料、88%的镁、80%的炸药、70%的黑色火药、46%的航空汽油和35%的硫酸。可以说,没有法本疯狂的生产能力,希特勒的战争早在1943年就打不下去了。 垄断了纳粹化工生产的法本   不止是法本,二战时期整个德国制造业都在井喷式发展,比如制造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的保时捷公司,生产了至少2万辆坦克的奔驰公司,制造大量军用摩托的宝马公司,制造“斯图卡”俯冲轰炸机的容克公司,以及李鸿章的老朋友,生产了无数重炮的克虏伯公司。 克虏伯制造的“古斯塔夫”巨炮,1943年   因此,法本一直是盟军重点“关照”对象,路德维希港的一家法本工厂在短短两年内被盟军轰炸了652次,几乎一天都没停过。战后,法本被英法美苏四家瓜分,美国拿到了最核心的一部分,实现化工领域的弯道超车,战后早期全球10大化工企业中,美国一度占了8个。   I.G.法本用极端的例子,展现了德国人对研发的重视甚至偏执,这种偏执一直延续到今天。   一项数据可以表明德国人对研发的疯狂:德国人均专利申请数量是法国的2倍、英国的5倍、西班牙的18倍。企业研发投入占收入之比平均达11.9%,超过20%的企业比比皆是。相对比之下,HUAWEI在2018年研发占收入之比约为14.7%,阿里巴巴为9.1%,腾讯为7.3%。   在这种环境下,德国企业普遍都带着一种“硬核”气质,比如1959年诞生的工业粘合剂公司DELO,仅用3克粘合剂就吊起了一辆重达17.5吨的卡车,离地1米持续1小时;特质钟表公司辛恩(Sinn)把造潜水艇钢材用到了手表上,表壳防水深度居然能做到12000米。   除了企业,德国政府对研发也充满激情,斥巨资建立一整套工业研发体系,对马克·普朗克研究所、弗劳恩霍夫协会与各种应用技术学校给予大量支持。这些研究机构各有分工,有的负责基础研究,有的侧重技术商业化,有的偏重服务中小企业,有的则注重培养技术人才。   对研发的偏执,是德国制造的第一个奥秘,也是德国制造的灵魂。灵魂必须有血肉承接,对制造业而言,血肉,就是高技术的产业工人。   02. 平民汽车:德国奇迹最钟爱的孩子   1955年8月5日,德国沃尔夫斯堡,10万人挤在一个临时搭建的体育场内,观看一场演出。演出的节目很丰富,既有美国红磨坊的摇摆女郎,也有南非黑人合唱团的灵魂音乐,还有苏格兰高地伴着风笛的踢踏舞。整场晚会持续3个多小时,堪比一场德国版小春晚。   原来,为了庆祝第100万辆汽车下线,大众专门搞了一个庆典,还安排了1200名媒体老师去现场观礼(顺便写写公关稿)。这辆被人群团团围住的车,不仅被漆成了金色,并且在保险杠上镶嵌了水晶钻石。庆典的最后,大众老板大声疾呼:“向着第二个100万辆车前进!”   台下顷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此时,距纳粹倒台仅仅十年。 大众第100万辆车下线庆典,1955年   大众汽车的成功也是西德经济迅速复苏的缩影。1950年代西德GDP年均增长率为7.6%,英法分别为3.2%和4%,美国只有2.2%。老百姓从战后在地上捡烟头换面包,变成每家每户一台电视机,家用轿车拥有量也在10年内增加7倍,其中大众汽车占了很大一部分。   1950年代末,《明镜》杂志给大众贴上了“德国奇迹最钟爱的孩子”的标签,把大众捧上神坛。然而,这个在30年后首批入华、并以“大众桑塔纳”为武器席卷中国大江南北的汽车品牌,在当时却像德国其他制造业一样面临巨大的困扰——合格的技术工人越来越难找了。   这个问题在战争刚结束那会儿,根本不是问题。战后初期,德国到处都是一片废墟,城市中的住房、食物、衣服和燃料都严重短缺,货币疯狂贬值,以至于人们用美国大兵留下的香烟作硬通货来交易。据说一根香烟就能换一天的口粮,两根香烟甚至能换一个姑娘。   与废墟相伴的是随处可见的难民。这些难民常常几户人家挤在一个房间,用挂在天花板上的毯子彼此区隔,连吃饱饭都困难,所以对薪酬和工作环境毫不讲究,有活就干,其中不乏高技术工人。所以,从东方涌来的难民潮为西德提供了充足的产业工人,既物美,又价廉。   大众公司也依托这股难民潮迅速崛起。战后初期,盟军考察团发现沃尔夫斯堡的大众工厂70%的建筑和90%以上的机器都在战争中幸存了下来,还囤积了大量战争结束时遗留的物资,这使得这家大众汽车厂成为德国唯一的一家原则上可以在战后立即投入生产的汽车厂。   为了缓解占领区车辆短缺的问题,也为了促进就业维护社会秩序,在“马歇尔计划”的支持下,这家大众工厂迅速开工,且由于沃尔夫斯堡靠近东西德边境,于是这家工厂还吸纳了大量东欧难民。有了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供给后,大众产量迅速增加,不到10年就翻了50倍。 柏林街景,1960年   然而,随着1961年柏林墙拔地而起,分割东西欧的铁幕缓缓落下,来自东边的难民劳动力迅速枯竭,大众也开始面临“招工难”的窘境。不过,与竞争对手福特在20年代用机械化替代熟练工人不同,大众却反而加强了对员工的培训,熟练劳动力占比稳步提升。   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西德政府也没闲着。1960年代,它开始大量招募来自土耳其等国的客籍劳工,著名球星厄齐尔的祖父母正是在这时来到德国。   客籍劳工缓解了劳动力短缺,但却解决不了劳动力素质问题。同时期,东德开始实施“新经济体制”,大力强化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教育投入一度达西德2倍,这让柏林墙对面的西德深感焦虑。1969年,西德通过《职业教育法》,大名鼎鼎的德国双元制教育由此开始。   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主体一般为中学毕业生,学制2-3年。学员60-70%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实操,30-40%的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训。由于在实习期学员与企业都可以更好了解对方,所以85%的学生在毕业后被直接留用,每年通过这种方式参加工作的学生大约有100万人。   19岁的Henrik Tillmann就是双元制学员之一。他想成为一名制造业企业销售,对此,他每周有一天半在政府资助的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另外三天半要在航空阀门制造商Hebmuller Aerospace接受实操培训。 正在学习制作航空阀门的19岁男孩Tillmann   但培训内容却并非营销,而是制作阀门。因为按照德国人的思路:对航空阀门的内外结构越了解,在向客户推销时就能做得更好。由此可见,连一名未来的产品销售,都要亲自去动手学习机械制作,德国人对制造业培训的追求可见一斑。   在这种严苛的训练下,德国的劳动生产率傲视全球,不仅超过英法,更远胜日韩,连每年的平均工作时间在下图中都是最短的: 德国劳动者生产率位列全球第三   每年工作时间却是最少   有研发为灵魂,有高技术工人作血肉,一批批强大的德国制造业企业得以出现,其中,就包含着德国制造的第三点奥秘。   03. 隐形冠军:一群藏身幕后的巨人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终于试飞成功,其液压系统来自一家不为人知的小公司——德国汉臣。   如果说发动机相当于心脏,燃油相当于血液,那么液压就相当于肌肉 ,对飞机操纵至关重要。汉臣公司由赫伯特·汉臣创办于1925年,专攻液压系统。从第一家飞机A300起,空客公司就一直是汉臣的主顾,但这家给C919与空客提供液压设备的公司,员工只有约200人。   刻板印象中,汉臣这种小企业往往“不稳定”,很容易倒闭或老板跑路。但家族企业的性质让老板跑路不那么简单,同时由于德国中小企业往往更偏爱一种更长久稳固的关系,他们反而更在乎留住员工。08金融危机时,连博世这种大企业都在裁员,但汉臣的员工却一个都没少。   在德国,家族企业性质的隐形冠军不胜枚举。这里穿插这样一个小故事:20多年前,一位名叫Yvonne Schmittenberg的德国美女,正在法国的一家投行工作,过着光鲜的金融精英生活。有一天,她奶奶突然给她打电话,叫她回德国老家继承祖业:一家螺母制造厂。   这家工厂叫Schmittenberg Metal Works,是由Yvonne的爷爷奶奶于1932年创办,专门制造焊接螺母,第一个客户就是大众甲壳虫汽车。虽然有过纠结,但Yvonne最终还是遵从“内心的呼唤”,选择离开了五光十色的塞纳河畔,回到老家尘土飞扬里的工厂车间。 拿着一盘焊接螺母的Yvonne Schmittenberg   焊接螺母通常只有枚硬币大小,看似简单,但背后牵涉冶钢、材料等多种工艺,极具技术含量。造车时,焊接螺母被用于固定座椅和安全带,必须极其牢固才顶得住撞车时的巨大冲击。Yvonne家生产的焊接螺母质量变态,即使挂上总计8吨的四辆奔驰车也不会脱落。   正是靠这样的质量,这家小公司存活了将近100年,它跟汉臣公司一样,在全球制造业版图上有一个著名的标签:隐形冠军。   隐形冠军有三个典型特点:一是规模小,家族企业居多,因此也很难像英美制造业企业那样离岸外包;二是某一个细微领域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三是特别关注长期利益,人员与经营战略比较稳定。   与靠烧钱烧出来的独角兽以及靠说故事装点成科技公司的二房东不同,德国中小企业尤其偏爱“稳定”,对盲目扩张与资本市场都不感兴趣。汉臣第三代传人曾表示,作为家族企业,他们并不关心股票市场,因此也免于被资本市场裹挟,只求每年7-8%增长率的稳步成长。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曾调查了全世界近3000家“隐形冠军”,即那些规模较小、在细分领域市占率数一数二且不为公众所知的企业,发现1/3以上在德国(1307家),超过第二名美国(366家)与第三名日本(220家)及后几位的总和: 德国“隐形冠军”数量傲世全球   德国政府也构建了庞大的中小企业扶植体系,除了信贷优惠与税收减免外,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设立了专门的中小企业促进部门,给中小企业提供各种国内外市场信息咨询和补贴。   无论是数量繁多的中小企业隐形冠军,还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群体,亦或是强大的创新研发体系,这些构成德国制造成功的元素都既有德国公众与企业的自发参与,也有德国政府的配合,后者往往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换言之,德国制造之所以强,归根结底是因为德国政府想搞制造业。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德国政府如此热衷累死累活的制造业?为什么不开闸放水,走一条更轻松的道路?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两次大战之间的德国魏玛共和国里去寻找。   04. 魏玛噩梦:德国制造的宏观根源   1919年,为了惩罚发动一战的德国,英法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提出了对德国极为严苛的主张,并最终以《凡尔赛和约》形式落地。合约不仅要求德国给英法等国巨额赔款,还割掉了德国的主要工业区,相当于在打断一个人的腿让他失去劳动能力后,还让他交付罚款。   还没成名的凯恩斯发现:英法要求的赔偿最少250亿美元,但德国只能拿出100亿美元。于是他呼吁战胜国应该首先帮助德国经济复苏,否则它不仅没钱还,还可能再次点燃战火。历史最终证明了凯恩斯的远见。二战后美国转而扶持德国,除了因为冷战,也受了凯恩斯影响。   在砸锅卖铁也还不起欠的债时,德国魏玛政府采取了最后一招:印钱。 几乎直线暴贬的纸币马克   1923年5月起,德国央行疯狂开启印钞机,8个月内1枚金马克对应的纸币马克面值从10000马克飚到10万亿马克,贬值1000万倍。1918年可以买5000亿个鸡蛋的纸币,到1923年只能买1个鸡蛋。与一落千丈的币值相伴的是暴涨的失业率,1923年12月,魏玛失业率达到28.2%,每4个人里就至少有1个人失业。 被当作垃圾扫的德国纸马克   1923年后,魏玛的新任央行行长停止了债务货币化,美国人眼看这样搞下去德国人欠自己的赔款也危险,于是给魏玛德国拨了一笔贷款救急,恶性通胀才逐渐平息,但却给德国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心理创伤,以至于时至今日,德国人都对通胀与可能造成通胀的债务表示巨大的反感。   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德国政府坚决反对救济,危机之初默克尔甚至打算直接把希腊从欧元区中踢出去。尽管德国后来迫于形势加入了救济,但仍然念念不忘地不断宣扬勒紧裤带的紧缩论。在2014年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打算启动欧版QE时,德国也是最强烈的反对者。   今年9月,欧央行在争议声中重启QE,再次开闸放水,这不出所料引发德国反对。在卸任讲话中,德拉吉表示货币政策的刺激效果不如过去,再次呼吁财政政策发力——这显然是在对财政盈余高居全欧第一的德国隔空喊话。2018年,德国财政盈余高达580亿欧元,第二名荷兰约110亿欧元,剩下的英法意西等国都在赤字运行。 欧版QE之父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左)  与曾任德国财长的紧缩守护者朔伊布勒(右)   在魏玛恶性通胀的阴影下,德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原则非常简单粗暴:货币政策只关注价格稳定就好,财政政策只关心平衡预算就行,其他的什么经济下行需要货币刺激,什么需求不足需要财政刺激,在德国人眼里都是扯淡。   换言之,德国人对依靠扩大社会总需求来发展经济的“需求端政策”都不感冒,这些需求端政策既包括大兴土木的财政政策,也包括大水漫灌的货币政策。   德国人真正喜欢的,是供给端政策,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制度等。德国政府对研发创新的投入(技术),对产业工人的培育(劳动力),对中小企业信贷税收的扶持(资本/制度),其实都是以“厌恶大放水,深耕供给侧”为核心的德国模式的体现。   一言以蔽之,德国制造到底为什么强?原因就是:深耕实业的人民 厌恶放水的政府。   05. 居安思危:我们离“德国制造”还有多远?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在决定性的色当战役中,普鲁士炮兵不仅把法国炮兵死死压制,还把法国步兵轰得哭天喊地,困在2000米外动弹不得,最后还生擒了法军统帅拿破仑三世,取得普法战争最后胜利。此役中普鲁士用的大炮自此圈粉无数,其中就包括大清政府。   彼时,强敌环伺的清政府深感优质军火的重要,下单后还将这家名为Krupp的军火商译为“克(战胜)虏(敌人)伯(长者)”,表达了早日摆脱列强欺凌的强烈愿望。1937年9月,日本海军进犯厦门,胡里山炮台一炮打穿一艘日本轻巡洋舰,此后8个月日军都不敢再犯,炮台上的那门炮,还是光绪年间的克虏伯大炮。   从晚清的克虏伯大炮,到抗日时期的德械师,从改革开放后的桑塔纳,到C919身上的汉臣液压,“德国制造”在我国近现代史中屡见不鲜。虽然从体量上看我国已是当之无愧的制造业大国,但在高精度机床等高端制造领域,我国仍与德国等制造业强国有较大的差距。   在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18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中,虽然美国连年叫嚷着“制造业衰落”,但综合来看美国制造业实力仍然稳居第一,德国与日本分列二三。我国虽然位列第四,但与美国德国仍有一定距离。 中国制造业综合指数在美、德、日之后,位列第四   当全球局势逐渐从增量博弈转向存量博弈,当大国间的竞争进入越来越露骨地拼刺刀时代后,制造业作为“国之重器”的意义将格外凸显。在研发投入上毫不手软、在培养人才上高度重视、在扶持隐形冠军上不遗余力,就是德国制造这门教学课里的三个重要知识点。   而凌驾这三个知识点的,则是“不放水,不刺激,永远把降低供给侧成本放在首位”,这才是“德国制造”这枚油纸包里埋藏着的最终秘密。   参考资料:   [1].伯恩哈德·里格尔,甲壳虫的全球史,2019.   [2].戴维·奥德兹,德国的七个秘密,2018.   [3].J·Bibow,How Germany’s Anti-Keynesianism Has Brought Europe to Its Knees, 2017.   [4].Antony C. Sutton, Wall Street and the Rise of Hitler, 2011.   [5].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2005.

copyright @ 2018 Neteribes.com.All Right Reserved ICP备案:粤ICP备14045711号